喬布斯用Apple Store改變實體零售業
2001年5月19日,全球第一家蘋果零售店開業。這不僅改變了消費者購買蘋果硬件和獲取售后服務的方式,還永久性地改變了實體零售業的面貌。
史蒂夫·喬布斯在2001年5月15日的視頻發布會上首次介紹了蘋果零售店,這比第一家蘋果零售店正式開業早了四天。蘋果零售店是蘋果公司首次嘗試開設自有零售店,其第一家店于2001年5月19日在加利福尼亞州格蘭岱爾和弗吉尼亞州泰森斯角開業。
二十多年來,蘋果零售店已經發展到500多家,遍布20多個國家。即便在零售行業整體面臨困境,尤其是消費電子領域,蘋果零售店依然實現了逆勢增長。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間,許多其他零售商紛紛倒閉,蘋果零售店卻依然屹立不倒,甚至其競爭對手微軟的零售店也未能幸免于難。
蘋果零售店不僅推動了蘋果公司自身的發展,還在iPod、iPhone、iPad等產品的發布中發揮了關鍵作用,同時也徹底改變了計算機和電子產品的零售模式。這種模式甚至被廣泛模仿,從微軟推出類似的零售店,到索尼的嘗試,甚至還出現了山寨版的蘋果零售店。
蘋果零售店的誕生
在20世紀90年代,蘋果電腦主要通過連鎖商店和授權經銷商銷售。這些大型連鎖商店對蘋果產品的支持參差不齊,通常取決于蘋果代表或承包商的訪問頻率。1997年,蘋果在史蒂夫·喬布斯回歸公司后,嘗試與CompUSA合作推出“店中店”概念,并同時將其產品從大多數非CompUSA的大型連鎖零售商中撤出。
與此同時,蘋果的主要競爭對手戴爾憑借其在線銷售取得了巨大成功,而其在線系統最初是基于喬布斯的NeXT公司開發的WebObjects技術構建的。受到戴爾的啟發,蘋果利用收購NeXT所獲得的技術,于1997年推出了自己的在線商店,這也正是蘋果準備推出初代iMac的時期。然而,喬布斯并沒有選擇僅在線上銷售,而是決定開設蘋果品牌的實體零售店。
2000年初,他聘請了曾在Target擔任高管的羅恩·約翰遜來負責運營這些零售店。2001年5月15日,蘋果宣布計劃在當年開設25家零售店,首批兩家門店于當周六開業。根據喬布斯在介紹視頻中的說明,首批蘋果零售店的前廳陳列了iMac、iBook、當時新推出的PowerBook G4鈦金版和Power Mac等產品。
不過,iPod要再過五個月才會發布,而iPhone更是要六年之后才問世。店內還設有音樂、電影、照片和兒童專區,以及非蘋果品牌的數碼相機和攝像機。此外,店內還擺放了大量盒裝軟件。即便蘋果改變了實體零售的面貌,它也在徹底改變軟件銷售模式,如今盒裝應用程序似乎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。
蘋果零售店的另一個最初賣點,也是至今仍未完全消失的特色,就是天才吧(Genius Bar)。當時的天才吧還擺放著愛因斯坦等曾在蘋果“非同凡想”廣告中出現的著名天才的照片。喬布斯將店內的“天才”定位為能夠解答顧客問題的人,如果他們無法解答,甚至可以通過店內的一部固定電話聯系到庫比蒂諾總部的專家。
蘋果零售店的成功
首批蘋果零售店取得了巨大成功。在開業首日,泰森斯角店就有超過500名粉絲在黎明前排隊等候。整個周末,泰森斯角店和格蘭岱爾店共接待了超過7500名訪客,并在開業的前兩天實現了59.9萬美元的銷售額。如今,第一家蘋果零售店已經不復存在,它在2023年遷至附近更大的場地。不過,藝術家兼開發者邁克爾·斯蒂伯(Michael Steeber)制作了這家原始門店的虛擬之旅,讓人們可以重溫其最初的風貌。
盡管蘋果并非首家嘗試開設零售店的公司,但它卻是第一家真正做成功的企業。戴爾在零售嘗試失敗后轉向了線上銷售,而Gateway也走了類似的路。相比之下,蘋果零售店的成功從一開始就勢不可擋,并且從未真正衰退過。
2003年,蘋果在芝加哥的華麗一英里開設了第一家城市旗艦店,同年晚些時候,第一家國際蘋果零售店在日本東京銀座開業。五年后,也就是2006年5月19日,蘋果在紐約第五大道開設了標志性的“玻璃立方體”門店。
2018年,蘋果在韓國開設了第500家門店,而最初的兩家門店也從未被遺忘。位于格蘭岱爾的1號門店至今仍是蘋果粉絲朝圣的熱門地點。蘋果一直在翻新其門店,并不斷開設具有獨特風格的新門店,這些門店要么精心保留了古建筑的風貌,要么從零開始打造出現代感十足的建筑。
出現的挑戰
盡管蘋果在全球范圍內不斷開設更多的零售店,但在2020年,由于新冠疫情,所有蘋果零售店都曾一度關閉數月,隨后才逐步重新開放,不過在開放過程中有時又不得不再次關閉。中國是最早重新開放蘋果零售店的地區,隨后是歐洲部分地區,最后是美國的一些門店。在這些門店重新開放時,營業時間有所縮短,并且為了實施社交距離和健康安全措施,整個氛圍也發生了變化。
值得注意的是,蘋果在門店關閉期間依然支付了零售員工的工資。盡管蘋果作為全球最大的公司,看似擁有無限的資金,并且似乎總能從一切行動中獲得公關價值。
此外,蘋果還在疫情初期為部分員工發送了關懷包裹,并始終及時向員工通報公司動態以及正在采取的措施。在其他公司要么暫時解雇員工,要么大規模裁員的時期,蘋果對其蘋果零售店員工的這種做法確實值得稱贊。蘋果在零售和在線銷售之間也取得了平衡。從一開始,它就在店內銷售盒裝軟件,同時計劃將應用程序轉移到線上。
當時負責零售業務的是安吉拉·阿倫茨,隨后德德麗·奧布萊恩接任,最近,范妮莎·特里古布成為了商店和零售運營的副總裁。盡管公司領導層發生了變化,但蘋果始終能夠保持其線上和線下商店的繁忙運營。這不僅使蘋果能夠在全球封鎖期間繼續銷售產品,還幫助了數百萬因疫情被迫居家辦公的人。即使他們無法前往當地的蘋果零售店,也可以在線下單并享受無接觸配送服務。
史蒂夫·喬布斯在2001年無法預見到新冠疫情的爆發,但他當時與羅恩·約翰遜所采取的舉措,使得蘋果零售店能夠在如今這種壓力下依然生存下去。不過,如今出現了其他壓力,這些壓力在蘋果零售店剛起步時是無法想象的。
蘋果零售店曾打破零售常規,重新定義了購物體驗,但現在卻似乎開始出現了傳統的銷售壓力。2022年,一家蘋果零售店曾總結說,蘋果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如此糟糕,以至于員工們抱怨或提出意見,就如同“給圣誕老人寫信”一樣毫無效果。
蘋果公司拒絕接受此類批評,并堅稱與員工的關系良好。當時負責零售業務的德德麗·奧布萊恩在2022年5月表示:“我擔心在我們與員工的關系中加入另一個組織會帶來什么影響。這個組織可能并不真正理解蘋果或我們的業務,最重要的是,我不認為它與我們對員工的承諾是一致的。”
蘋果聲稱正在改善零售員工的薪酬和工作條件,但這些改變僅是在工會化威脅加劇后才開始實施的。此外,公司還被多次指控采取非法反工會行為,例如據稱解雇了工會活動人士。在澳大利亞,由于與蘋果的談判破裂,零售員工甚至舉行了罷工,這被認為是澳大利亞零售行業歷史上的首次員工罷工。這些負面事件正在玷污蘋果零售店作為卓越零售成功的聲譽。
寫在最后
不管如何審視,蘋果零售店無疑是極為成功的商業典范,而史蒂夫·喬布斯正是這一偉大構想的締造者。